微博营销你知道多少?
2011年8月12日晚7时43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火炬手刘翔在上晒出一张大运会开幕式门票图片,很快被转发6000多次;当晚11时,仅腾讯微博关于开幕式的微博数量已超过900万条。据CNNIC数据显示,2010年底至2011年6月,我国微博用户从6331万增至1.95亿,半年增长了两倍多。微博为何能快速兴起,如何看待它的“两面性”?记者就此作了调查采访。
快捷性和传染性,造成多种功能
“微博,即微博客,是社交网络的一种形态。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随时随地往网上发布140个字以内的信息,就像发短信一样。”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说。
资料显示,2006年3月,世界首个微博推出;2010年,国内各大网站纷纷推出微博服务。
南京审计学院网络经济学教授盛晓白说,简短,使微博谁都能写,谁都有时间写,谁都有时间看。一个人还可以对另一个人的微博“加关注”,成为这个人的粉丝,即时看到、评论、转发这个人的所有信息。微博由此具有了普及性、快捷性和传染性等特点。
“有了微博,候机时间再也不那么无聊了。”有数百万粉丝的360董事长周鸿祎说。“很多人候机时操练指上功夫,闲暇时间发生了变化。”他认为,微博兼有论坛、即时通讯等许多互联网服务功能,既可以用来聊天,也可以作为广播平台。
2010年8月8日凌晨,正在舟曲家中过暑假的重庆理工大学学生王凯用手机发了条19个字的微博,最先报道了舟曲泥石流灾害。此后两周,他发了近400条灾情微博,有的被转载5000多次。
裂变式传播,导致“错误的愤怒”
“一个人的微博,经过粉丝、粉丝的粉丝的反复转发,形成一种裂变式传播,扩散速度非常快。”盛晓白说。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王国华表示,微博的特点也容易助长虚假信息传播、放大不良情绪。它的即时性、放大性,使博主缺乏沉淀思考的耐心,每看到一条觉得值得传播的信息,都会在第一时间内传播出去,粉丝也会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判断与批判,或继续转发,或与博主互动,使一件事充分发酵、放大。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观察学者魏武挥说,传统媒体抢新闻要过一道又一道审核关,微博只需自己审核。然而,在微博中,未经证实的消息一旦发布,如果具有传统媒体背景,极易扩散,引发“错误的愤怒”。甚至有个别媒体人为了追求报道的轰动效应,有意对敏感事件断章取义。记者的职业行为和个人行为界线被不恰当地模糊。
“由于门槛低、作者杂、投机者众,多数微博信息让人存疑,缺乏传统媒体的权威性。”盛晓白指出,真正能够引爆舆论的微博,其中往往有传统媒体、权威机构的介入。因此,传统媒体、权威机构尤其应当注重维护、提升自己在微博中的权威,及时对微博内容进行引导,去伪存真,使微博成为传播正面信息、提升品牌美誉乃至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工具。
善加利用,发挥“晴雨表”作用
有关调查显示,在社交网络参与度网民排行榜上,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位居前列;84%的印度网民在使用社交网站。这些国家发展迅速、处于经济转型期,民众有强烈的参与公共事务的愿望,微博起到“晴雨表”的作用。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指出,微博由于短小精悍,往往要靠情绪化的语言打动人,造成整个虚拟社会中的言论趋于不同的极端。盛晓白说,有些微博往往出现对立的两派,充斥冲突、谩骂与中伤,甚至掺杂谣言和煽动性语言,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就可能带来社会分裂与动荡。他同时强调,对微博善加利用,才能使其正面社会效果超过负面社会效果。应该说,多数博友爱惜自己的“羽毛”,转发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群众监督,“微博辟谣”等一些自律机制也已形成。
2011年5月,有肢体残疾的内蒙古包头市退休教师王江对张海迪的微博加了关注,多次留言、倾诉,这让全国政协常委张海迪感到“对我的鼓励很大,让残疾人兄弟姐妹看到未来的光亮,微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渠道之一”。
已有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通过官方微博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浙江省委组织部长蔡奇的腾讯微博已吸引500多万粉丝。他表示,现在讲话、写文章都比较长,微博可以锻炼写精、写实。开微博的本意就是希望和大家互动,更多地关注民生。